
AI是捧上“神壇”的嗎?至少在2018年,它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這一年,隨著AI技術不斷地滲透到各垂直行業中,AI行業泡沫漸破,商用元年顯然已至。
運營商網絡的“永動機”
從“人工”到“智能”,各行各業都在翹首以盼,早日安上這樣一個“自動駕駛系統”,電信業也不例外。如何達到網絡智能化,是AI時代下,運營商急迫尋求的答案。
如今,移動、高速、泛在的運營商網絡結構復雜,需要更加智能和運維應用的智能升級。2018年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尚冰董事長表示,運營商網絡部署要向全云化、軟件化和智能化演進,網絡運營要向智能化轉型。在這個合作共贏的智能時代,運用AI、大數據等技術使能5G時代網絡自動化運維運營必然將是未來設備商與運營商一起共同探索的方向。
今年,三大運營商早已行動。依托九天平臺,中國移動已經開始面向客服、網絡、市場、管理和衍生業務領域落地AI規?;瘧?;今年4月份,ETSI對外正式發布了中國電信主導編制的網絡人工智能需求標準《Experiential Networked Intelligence(ENI);ENI requirements》,該標準也是全球第一個關于網絡人工智能需求的標準;中國聯通在運營智能化方面,推動網絡能力開放,形成了百花齊放的互聯化網絡運營生態體系。
AI加速了電信運營商網絡向自動、自優、自愈、自治的永不故障的自動駕駛網絡邁進,幫助電信領域開發者解決在數據準備、模型訓練、模型發布以及部署驗證等全流程AI開發工作中面臨的多種困難,使能應用高效開發。
多領域 多樣化
如今,AI廣泛賦能生產生活應用,推動產業化進程全面提速,應用到教育、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
在自動駕駛方面,工信部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總體要求)》和《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信息通信)》等多項標準,以及規劃出 5905~5925MHz頻段的專用頻率資源,用于基于LTE(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演進形成的V2X(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之間的直連通信)智能網聯汽車的直連通信技術,全面推動車聯網產業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促進自動駕駛等新技術新業務加快發展。
從行業的投放看,2018年阿里無人車已應用了車路協同技術,并在杭州的開放路段進行了多次測試;度行DuGo智能車輛云已經被應用于百度Apollo平臺,可以完成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輛連接、數據采集、云端存儲和計算以及軟件、算法模型的OTA更新;中國信科與百度Apollo達成戰略合作,開展高精度定位技術及其結合自動駕駛應用的研發和測試。此外,還有英偉達、高通、華為等企業向自動及時領域的加碼。
下一篇:小米手機引入“防翻滾”機制,系統只能升不能降! |